典专栏|复盘苹果内容创造战略
在苹果硬件业务,如手机、PC业务增长放缓的同时,其内容业务却早已完成了从0倒1的积累,并保持快速增长。 不知不觉之间,苹果的业务突破也慢慢开始由原来的“平台+内容+软件“向“硬件用户+数字订户”转化之路,而数字订户的转化主要靠持续不断的内容创造来拉动。今天小编为大家复盘苹果内容创造战略:内容定位从目前公布的内容清单来看,苹果原创内容重心明显向电视内容(而非电影)倾斜。苹果希望内容风格保留
在苹果硬件业务,如手机、PC业务增长放缓的同时,其内容业务却早已完成了从0倒1的积累,并保持快速增长。 不知不觉之间,苹果的业务突破也慢慢开始由原来的“平台+内容+软件“向“硬件用户+数字订户”转化之路,而数字订户的转化主要靠持续不断的内容创造来拉动。今天小编为大家复盘苹果内容创造战略:内容定位从目前公布的内容清单来看,苹果原创内容重心明显向电视内容(而非电影)倾斜。苹果希望内容风格保留
在苹果硬件业务,如手机、PC业务增长放缓的同时,其内容业务却早已完成了从0倒1的积累,并保持快速增长。
不知不觉之间,苹果的业务突破也慢慢开始由原来的“平台+内容+软件“向“硬件用户+数字订户”转化之路,而数字订户的转化主要靠持续不断的内容创造来拉动。
今天小编为大家复盘苹果内容创造战略:
内容定位
从目前公布的内容清单来看,苹果原创内容重心明显向电视内容(而非电影)倾斜。苹果希望内容风格保留苹果一贯积极向上、乐观的品牌形象,规避沉重的社会问题或暗黑题材。
从目前已公布的项目主要方向为:
女性向剧情电视剧;
合家欢动画系列;
纪录片;
科幻题材;
内容战略
名人+经典IP
在内容的打造上,苹果走了比较常规的策略路线,即第一,签约名人;二,寻找经典IP。
与导演斯皮尔伯格合作翻拍《惊异传奇》,《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制作剧情剧;
《分裂》的导演奈特·沙马兰合作心理惊悚剧;
与知名演员、制作人瑞茜·威瑟斯彭的公司Hello Sunshine签订3部电视作品协议并邀请到詹妮佛·安妮斯顿加盟合作剧情喜剧;
重金捆绑多季连续签约
原创内容采取“全力投入”态势,重金、多年、多系列(多季)的合作签约风格。
如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苹果签下的影视作品中有3/4都是多季连续签约,跳过了常规的试播阶段,以较为激进也较高风险的方式发展新节目。
聚合第三方内容,吸引主流新闻出版商加入Texture数字杂志聚合服务
2015年颁布Apple News就已开始,通过人工筛选和算法结合的聚合、个性化定制的新闻服务;
今年年初,苹果收购了电子杂志分销商Texture,将其整合进已有的数字新闻服务Apple News 中;
而就在最近,手持数字杂志资产和管理资源的苹果,正在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美国最大的几家报纸洽谈,希望能将“每日新闻”内容加入苹果电子读物组合,加入Texture内容阵容;
电子杂志发行商Texture有“杂志界的Netflix/Hulu”之称——在被苹果收购之前,Texture由包括康泰纳仕(Conde Nast)和赫斯特(Hearst)在内的出版商组成的联盟所有,以9.99美元/月的价格为用户提供200余部电子杂志,其中还不乏《人物》、《时代》、《福布斯》、《Billboard》、《国家地理》、《滚石》、《Vogue》、《ELLE》等品牌内容,用丰富的娱乐内容和新闻内容搭配“两条腿”发展资讯内容。
内容变现探索
当前苹果对于其布局内容创造后如何实现有效的变现模式还是摸索阶段,根据目前已经看到一些消息,可以推断苹果内容变现模式可能有两个面向:
各类服务以套餐形式捆绑出售
摩根士丹利在9月初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苹果可能会把它一直在囤积的视频内容打包成“聚合”的一体化订阅服务,囊括电视节目、Apple Music和此前在3月收购的电子杂志订阅服务Texture(可能还包括Apple news)等内容。
部分原创内容免费推出 ,通过用户数、用户粘性增长后再进行利益收割。
苹果未来有可能将内容服务免费推出, 有长期追踪苹果的分析师就苹果在原创影视内容层面的策略指出,苹果积累内容的真正价值,是吸引观众使用其电视应用(TV app)。这款于2016年推出的电视应用程序聚合了其他内容供应商的节目,允许人们通过应用程序找到心仪的节目和电影。如果苹果能成功提升TV app上的观众粘性,苹果电视应用很可能会成为另一大流媒体视频中心。这样苹果在拥有用户、粘性,任何变现方式都可以行得通了。
总结
纵观苹果服务业务,从应用商店App Store、Apple News新闻、Apple Pay,到Apple Music订阅、iTunes、iCloud销售,与硬件销售相比目前仍占很小一部分。但是内容创造的机遇如果错失,苹果将面临什么?也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